close

轉自Smart智富月刊電子報 三方加持 和大未來3年產能滿載

5年前,和大(1536)還是個不太起眼的汽車零組件廠,許多投資人連名稱都喊不出來;如今,拿下國際一線大廠通用(GE)的訂單後,爆發力十足,讓外資分析師們不遠千里迢迢,來到位於台中縣大里市的總部進行拜訪。

像是美林證券分析師徐志偉,前後造訪和大已超過10次,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通用在全球的供應廠商多達1萬家,會找像和大這麼名不見經傳的公司配合,且是第一筆釋放到亞洲的零組件訂單,必定有其意義。」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不諱言:「能夠成功打入通用,除了品質好、交期快,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價格合理,能讓通用省下15%的採購成本,所以,才會在熬了5年之後,終於嚐到甜美的果實。」

熬了5年,終於打進通用

所謂「熬了5年」是指,2001年,客戶Arvin Meritor介紹沈國榮去拜會通用採購副總裁,無奈,講不到幾句話,頻頻被對方打斷,他只好摸摸鼻子敗興而歸。回台後,他愈想愈不甘心,決定加強品管、進行員工教育訓練,並請教金屬中心等研究單位,精進技術。

到了2004年底特律車展,沈國榮再次登門拜訪通用,這一回,採購副總裁換了人,對沈國榮提出的條件很有興趣,雙方談了一整天。之後,通用開始要求一連串的嚴格認證。

就在和大與通用密切往來後,通用原來的變速箱供應商品質不穩,去年3月,通用下最後通牒,希望盡速改善,否則將終止合作關係。結果,品質依然不理想,通用火速決定轉單給和大,讓這家遠在台灣的小公司試試看。

和大沒讓通用失望,4月送樣、7月量產,所有產品中沒任何不良品。今年1月,通用選出16家優良供應商,全亞洲區只有3家入選,其中一家便是和大。當沈國榮上台領獎時,通用全球採購副總裁安德森(Bo Andersson)笑著說:「你們拿到這個獎,就是品質的保證,就算日後報價漲5%,我們還是願意下單。」

大單挹注,營收穩步上揚

由於近幾年北美汽車廠陸續關廠,在成本壓力下,包括通用和福特(Ford)都已宣布在2010年之前,亞洲採購金額將從目前的12億美元,提高到100億美元,對亞洲零組件廠來說,自是一項利多。

以通用來說,就有27款零組件訂單準備委外代工,和大正積極送樣,對搶下第2款訂單的掌握度極高,和大總經理陳俊智證實:「有2家競爭者,分別是美商和印度廠商,我們的價格比美商便宜3成、比印度商貴15%,但品質和美商並駕齊驅,又比印度商好許多。」

沈國榮期許:「連同這款訂單,和大的目標是至少獲得通用8款訂單!」換言之,光是來自通用的下單,就讓和大的獲利吃下一顆大補丸。

除了通用之外,和大最大客戶Borg Warner營收連續6年成長,也將帶動和大營運穩步上揚。在新接訂單部分,和大接到Borg Warner自排變速箱輸出軸單子,金額高達7700萬美元,折合台幣約25億元,將從今年第3季到2012年第4季分批出貨。

再加上Tractech、Concentric Pumps、ZF和Arvin Meritor等幾大客戶的訂單挹注,讓沈國榮很有信心:「預計到了2010年,和大營收將飛躍50億元大關,比2006年成長1.5倍。」

前進中國,提高業外收益

對毛利率的提升,他也有一套戰略,「過去5年來,鋼材價格平均上漲6成多,但和大透過管理,始終將毛利率維持在30~34%之間,比同業優異,未來將持續降低成本,並改善產品組合,設法提振利潤。」

為了處理應接不暇的訂單,和大不僅在中科設立新廠房和生產線,也和華新麗華(1605)轉投資的漢華公司,共同在中國大陸常熟,設立變速箱組裝和零組件加工廠,預計明年9月量產。

其實,早在1996年,和大就已前進中國考察,隨後並設置了無錫廠,只是沒想到,幾年下來,發現當地同業不是習慣拖欠款項,就是動輒耍賴、不履行合約內容,讓和大備感困擾,只好放慢腳步,至今無錫廠因折舊攤提,每年呈現小虧局面。

這一次,在幾位大客戶的強烈要求下,和大不得不重新審視在中國的布局。「中國已成世界工廠,全球汽車大廠都相繼展開卡位行動,所需的零組件數量相當可觀,和大不去,只會錯失商機!」沈國榮語氣堅定的說。

研發中心仍留在台灣,部分高階產品也只在台灣生產,而漢華量產之後,可直接就近供應客戶所需,不必再由和大台灣母廠出貨到北美,再轉運至大陸裝配,可因此節省龐大的運費,有助於提高台灣母公司的業外收益。

三方加持,頻獲外資青睞

有了新訂單、新客戶、新產能的三方加持,和大的訂單能見度已滿載至2009年,其中,ZF的單子更延長到2018年,獲利成長動能也有如加裝渦輪噴射引擎,直線加速前進。

外資最愛這種長線穩定、但後勁強悍的個股,今年5月,和大發行13.8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有一半籌碼被外資券商高盛和瑞士信貸接走,其他法人股東還包括中鋼(2002)、聯電(2303)、裕隆汽車(2201)等。在法人股東保證鎖定籌碼3~5年的情況下,一般認為,和大未來的股價走勢不會太寂寞。

談到這幾年的營運三級跳,沈國榮感慨地說:「要打入國際供應鏈體系真的很難,也要花很多時間;但這個產業的好處是,安全性擺第一,只要通過繁瑣的認證,贏得客戶信任,保有一定的品質,就不會隨便被客戶拋棄。」

台灣區車輛公會業務組長黃文芳觀察到,和大加強設計和技術能力後,勇於出擊,近幾年在底特律車展展現堅強的研發實力,就算國內業者不組團,也會自行參展,並與國際大廠採購人員維持良好的關係,搶先一步獲得認證和試單的良機。

同為汽車零組件廠的東陽(1319)發言人許芳華則讚譽:「台灣的OEM(委託代工)市場很小,和大願意花上幾年時間,苦蹲馬步做認證,進軍國際市場,證實沈董的確有過人的眼光和魄力。」

才剛帶領和大邁向成長的軌道,沈國榮去年又入主工具機廠高鋒(4510),擔任董事長。高鋒能否擺脫近幾年EPS僅在1元附近徘徊的窘境?外界都在看,接下來,沈國榮將祭出什麼樣的法寶,才能再次成功演出「逆轉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國走天下 的頭像
    阿國走天下

    阿國走天下

    阿國走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