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覺得投資生技產業不如投資太陽能
這才是台灣的明星
太陽能光電產業(PV Module)現況
觀察2006年國際太陽能光電產業獲利狀況可知,太陽光電模組業者其營利率出現下滑狀況。其原因為太陽能光電廠商提供附加價值有限(標準型模組產品),加上缺乏掌握原物料能力,市場需求停滯時,獲利空間首先受到壓縮。而國際太陽能光電大廠如Sharp、BP Solar,RWE等皆採一貫化整合模式,掌握多晶矽生產至下游模組通路銷售,在多晶矽料源為產業進入障礙下,競爭力得以維持,而價格壓力多由下游模組業者承擔,導致太陽能光電產業呈現上肥下瘦的狀況。
全球太陽能光電產業概況
2007年3月太陽能專業網站Solarbuzz發表最新統計資料,2011年全球太陽光電產業產值 (包括模組與系統安裝)介於186億美金~315億美金,2006~2011期間產值CAGR約當13%~26%。全球市場規模於2006年達67億美金,預期在最佳情況下,至2010年可成長至173億美金,期間CAGR達27%。
事實上太陽光電產鏈中越往上游競爭廠商數量越少,資金與技術進入障礙越高,特別是結晶矽太陽光電產業關鍵原物料Polysilicon多掌握在德美日等極少數廠商手中,真正具有量產能力的業者目前不到10家,其注重傳統化學冶金的製程,以及需要消耗大量水電資源的產業特性,加上長達3年的建廠時程,在在都形成高度的產業進入障礙。
台灣太陽能光電產業概況
目前台灣太陽光電產業以PV Cell為主力,其全球市佔率約5%,其他像矽晶圓、模組、系統及電力調節器等市佔率都相當低。此外,有別於國際大廠垂直整合型態,台灣太陽能產業缺乏上中下游之策略聯盟,以專業化生產為主。如茂迪、益通皆與原料供應商簽訂長期供料合約以確保原料取得,轉換效率亦具國際大廠水準,但因太陽能產業講究的是長期合作關係,故國內應更積極的投資上下游廠商,進而佈局全球網絡,才能更進一步的穩定料源,與達到一貫製程之品質保證及發揮量產規模效益。
台灣太陽光電應用市場以整合建築應用(BIPV)與政府專案輔助等離網(off-grid PV SYSTEM 離網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應用為主,相對於德國與日本等太陽光電發電先進市場採取電費補助的離網發電應用市場,台灣的太陽光電市場規模很小(2005年裝設量僅達1MW,預估2010年達21MW,全球市佔率不到0.5%),所以外銷為主力市場。
主要的太陽光電業者如茂晶能源、頂晶科技、知光能源、奈米龍等,成立時間較短,在封裝穩定性與產品使用年限等項目不如國際大廠10年以上的商品實績保證。因此生產標準型的業者初期均以取得產品認證為首要目標(如TUV IEC61215與美國的UL1703標準)。而如能取得知名大廠的代工實績不僅有利於商譽建立,而且較不會因原料缺貨而停產。
另外還有如生耀光電(益通、裕隆轉投資),華旭環能(華上、東貝轉投資),以利基型應用產品與GaAs高功率產品為目標的太陽光電廠商。至於精矽九陽能源與威士通太陽電池則為德國廠商來台投資。觀察近期奈米龍與太極能源(廣運轉投資)所宣佈的產能擴增計劃,台灣太陽光電的產業投資明顯趨於熱絡。
..........................................................《撰文:台灣工業銀行綜研所/王旭昇》
- Jun 06 Wed 2007 15:30
太陽能光電產業(PV Module)現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